2021年9月份以来,洛宁县深入贯彻市委决策部署,坚持把乡贤返乡创业作为县乡两级党委政府的一把手工程,理清思路、主动作为,积极探索乡贤返乡创业工作方式方法,筑牢乡贤返乡创业阵地,进一步发挥乡贤优势、激活乡贤资源、凝聚乡贤力量,助推乡村振兴、绿色崛起。
一、摸底数、夯基础,共画乡贤“同心圆”
一是建立乡贤人士数据库。成立县级乡贤返乡创业工作专班,以洛宁籍在外企业家、公司高管、外地来洛宁投资兴业并常住的企业负责人、高级技术人员等为目标人群,指导18个乡镇逐个进行筛选核实,统一登记造册纳入乡贤数据库。目前,共登记乡贤2188人。二是谋划乡贤创业项目库。根据产业发展定位和生态资源优势,结合各乡镇和产业集聚区等部门的地域特色、发展目标,分层次、分类别、分产业谋划旅游民宿、种植养殖、食品深加工等乡贤返乡创业项目163个。目前,已实施推进项目35个。三是建立服务乡贤智力库。根据项目落地程序,从发改、金融、税务、规划、电力等部门中搜集汇总专业技术人员,优中选优,建立档案,成立服务乡贤智力库,为乡贤人士提供政策咨询、技术指导、创业培训、品牌培育等服务。目前,智力库共有专业技术人员27名。
二、建组织、强宣传,搭建回归“连心桥”
一是建强联络组织。成立乡贤返乡创业服务专班,组织、宣传、统战等27个县直部门和18个乡镇为成员单位,统筹推进全县乡贤返乡创业工作。同时,在乡镇一级成立乡贤联谊会,在390个行政村(社区)成立乡贤参事会,定期开展联谊交流活动,联络乡贤感情,提高乡贤返乡创业积极性。目前,全县18个联谊会共吸引546名热心公道、能干事、有实力、对家乡感情深厚的乡贤人士参与。二是织密宣传网络。利用网络媒体及时发出《致洛宁在外乡贤一封信》,全面介绍洛宁经济发展、投资环境,吸引乡贤返乡投资兴业。已组织各乡镇通过电话、微信等方式联系在外乡贤人士1884人次,通过网络、书信等方式邮寄“一封家书”3585人次,激发乡贤返乡创业热情。开设“洛宁统战”微信公众号,设立“乡贤风采”“工作动态”等版块,宣传推广乡贤返乡创业工作先进经验和典型人物事迹,在全社会营造浓厚氛围。目前,已累计推出乡贤典型事迹50余例。三是增强吸引力度。印发《洛宁县关于以乡贤返乡创业为抓手发展乡村产业的实施方案》,制定涵盖财政奖补、金融服务、税费减免等7个方面21条优惠措施,为乡贤返乡创业提供政策支持。围绕重点谋划的乡贤返乡创业项目和重点乡贤人士,各乡镇每月召开一次乡贤返乡创业座谈会,介绍家乡变化和发展规划,推介重点项目,吸引乡贤回归。目前,累计开展乡贤项目推荐会、创业座谈会等40余场次,对接乡贤759人次、达成意向162人。
三、筑平台、建试点,奏响创业“和谐曲”
一是打造乡贤返乡创业园。以有产业集群、有乡贤氛围、有带动就业能力、有扩大发展前景为标准,在全县筛选产业相对集中、土地资源广阔、基础条件好的乡镇,重点打造乡贤返乡创业园。目前,已在城郊、马店、底张等7个乡镇打造乡贤返乡创业园。其中,底张乡乡贤返乡创业园已形成以食品加工为主导的产业集群,先后落地企业4家,带动周边村庄近400名劳动力在本地就业,园区年产值近2亿元。二是设立乡贤活动基地。依托乡贤联谊会,引导18个乡镇设立25处乡贤活动基地,组织开展乡贤联谊会、乡贤活动、乡贤合作投资洽谈会议等工作,为乡贤返乡创业活动开展提供一流服务保障。三是成立乡贤返乡创业联盟。以打造统战性、经济性、民间性的社会团体,联络乡贤感情,搭建沟通桥梁,整合乡贤资源,助力乡村振兴为宗旨,成立乡贤返乡创业联盟,吸引60家乡贤企业加入,进一步整合乡贤资源,推动资金回流、项目回归、信息回传、人才回乡。四是谋划推动试点村。结合乡村振兴试点村建设规划和地域特色,在全县筛选确定40个乡贤返乡创业试点村进行重点打造,并指导试点村谋划项目73个。至目前,已初步形成以底张乡古村村、城郊乡坞西村、小界乡祝家原村等为代表的创办企业集中、带动效应明显的试点村典型。
来源:洛阳市洛宁县委统战部